新闻动态

(临用)郭沫若《司马迁发愤》阅读训练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21:48    点击次数:65

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下面小题。

司马迁发愤

郭沫若

汉武帝天汉四年正月,司马迁正在书房埋头写《史记》最后一篇《自叙传》,他的外孙杨恽匍着进来向他报告:“任少卿先生来了。”

司马迁把头抬了起来,脸色寡白而微胖,很像中年妇人。他答道:“把他引进来罢。”连声音也和妇人相仿佛。

杨恽引了一位中等身材的胖子来,有几根稀疏的胡须在嘴边画成八字。

“少卿几时进京的?”

“刚到,还没息脚就跑来看你。你的胡子呢,子长?”

“胡子吗?唉……”司马迁含糊着说。

“你坐下之后再慢慢讲啦。”

原来司马迁在天汉二年的夏天,因为李陵的老母为李陵的兵败失援投降了匈奴要遭诛戮,他在汉武帝面前多说了几句,触犯了皇帝而被投在天牢,第二年的正月受了宫刑。

但在那年的三月,汉武帝要到泰山去封禅,需要有长于文笔的人做他的宣传工具,司马迁便被拜为“中书令”,这在当时是“领赞尚书,出入奏事,秩千石”的很荣耀的职分。

在他下狱受刑的当时深怕受了连累,就像忌避瘟病一样把他一家人也忌避了起来的一些亲戚故旧,等他一得了大官,都跑来加倍地巴结起来。那些反掌炎凉的亲戚故旧的态度使他愤慨着不可救药的人性的卑鄙。

任少卿向司马迁叩了一个头说:“我们的中书令大人,我诚心诚意地向你恭贺。”“去年正月我进京的时候,老兄还受着委屈,我们无从见面。仅隔一年,老兄竟成了天上人了。”

司马迁的愤慨又被任少卿激发了起来。去年他进京时自己在狱里受刑,诚然没有缘分见面,然而家中的儿女是没有得到他的光顾的。

“少卿,”司马迁说,“你假如和我还有点友谊,希望你莫提那以往的事情。我受了宫刑做了中书令,你以为我是受着皇上的知遇吗?哼,真是自古以来所未曾有的知遇啦!”

少卿连忙摇着头说:“老兄,我看,你,你这样的话……唉,'君子无易犹言,耳属于垣’【注】啦!”

“哼,”司马迁笑着说,“少卿,我这两年来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。只是我有一件挂心的事,便是我所写的这一部《史记》。如今最后一篇的《自叙传》都已写了一半了。”

司马迁说着在稿卷堆中取了一卷出来展开。

“你看,一共是十二本纪,十表,八书,三十世家,七十列传。我这部书寓《春秋》的褒贬之意,而比《春秋》详明。有权势的人能够在我的肉体上施以腐刑,他不能够腐化我的精神上的产品。我的全部的生命,全部的心血,都凝集在了这儿。”

“是。”少卿连连地点着头,但在那头的上下动中分明有些左右动。

“这《游侠列传》和《货殖列传》是我最近的快心之作。”司马迁说,“假使我有钱,假使我的朋友中有得一两个人是朱家郭解,我哪里会至于受宫刑!?哼,我就是专意为要完成我这部书,在我这部书未完成之前,我是什么耻辱都可以忍受的。这是我心坎中最深处的话,因为你是我的朋友,我才敢告诉你。”

任少卿唯唯诺诺地听着,又像在点头,又像在摇头。听到说朋友中没有一两个朱家郭解,觉得自己的脸皮微微地烘热了一下;但最后又听到司马迁仍称他为“朋友”,这才略略地放了心,他于是乎也就加意地呈出了一番“朋友”样的面孔。

“子长,有一件事情你是应该提防的,便是秦始皇焚书。”

“多谢关心,”司马迁回答他,“这我早已预防,我每写定一卷便要抄成副本。我的正稿都经装进了石匣,另藏别处。假如我的书将来传播了出去,那天下的人都是我的副本,就有一个秦始皇也不能把我怎样啦。”

“是,”任少卿又连连地点起头来,“你很周到。我改天也很想来抄一部副本带到益州去。益州虽然偏僻,大有贵本家司马相如的遗风。”

“你在益州是很幸福的,益州的风物是天下之冠啦。”

少卿说:“总不过是穷乡僻境。其实照我自己的兴趣说来,与其在益州做皇帝,我宁在首都做宦官啦……”

一说出“宦官”两个字,他赶快向司马迁赔起罪来。

司马迁老不高兴了,率性下起来了逐客令来。

“少卿,假如你另外没有什么要紧话,我要请你原谅,我现在是要赶着做文章啦。”

“是,”少卿连忙回答着,“现刻我也还要去拜望贰师将军。”

两人走出房门,不一会司马迁回到书房,把刚才写的原稿的末尾几句念了一遍。

……七年,而太史令遭李陵之祸,幽于缧绁,乃喟然叹曰:“是余之罪也夫?是余之罪也夫?身毁不用矣!”退而深惟曰:“夫诗书,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。”

念到这儿,他赶快把笔提了起来,趁着自己的愤慨的余势,写出了下面的几句:

昔西伯拘羑里,演《周易》。孔子厄陈蔡,作《春秋》。屈原放逐,著《离骚》。……《诗》三百篇,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。

写到这里,他把左手伸到嘴上向下抹了一抹。这是他往年有胡子时的习惯,文章做到得意处,总不知不觉地要理理胡子。然而他的左手往下一抹,却是抹了一个空。

司马迁愤愤地“哼!”了一声,一口气,便把他那篇《自叙传》写到了底。

1936年4月26日

(有删改)

【注】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小弁》,作为君子不要认为是话就可以随便说,要防隔墙有耳贴在墙壁边。

6. 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,不正确的一项是(   )

A. 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,一下子将读者拉入遥远的历史记忆,具有鲜明的特色,激发了读者的强烈的阅读欲望。

B. 小说以对话贯穿全篇,随着对话的展开人物形象形显色现,一个充满正义不为权势所屈的司马迁形象呼之欲出。

C. 小说注重神态刻画,对话中多次写任少卿的“点头”“摇头”动作,暗示他装腔作势假意呈现“朋友”面孔的心理。

D. 小说借司马迁的遭遇影射现实,渗透着作者对国家、民族及个人命运的思考,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及个人心灵密码。

7. 关于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,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(   )

A. 在任少卿看来,司马迁担任“中书令”一职就是享受皇上的知遇之恩。

B. 任少卿的言语吞吞吐吐,言辞中流露出他对至上皇权的极端崇拜心理。

C. 少卿的心理和下文司马迁的“笑”形成反差,凸显司马迁的光明磊落。

D. 引出下文司马迁关于《史记》写作的话题,推动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。

8. 文章题为“司马迁发愤”,根据文意,请简要概括司马迁“愤”的缘由。

9. 有人说,这篇历史小说在讴歌脊梁式的历史人物的同时,也在隐秘之处写出他们身上的精神负累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。

【答案】6. C    7. B   

8. 遭受宫刑,统治者刻薄寡恩;人性卑鄙,亲朋故旧趋炎附势;内心苍凉,落难之时无人援手。   

9. ①司马迁是坚强的,为了完成《史记》,甘受宫刑,但是在坚强中有懦弱的一面,渴望有朱家郭解式人物的帮助;②司马迁是自信的,相信《史记》会流芳百世,但是在自信中有自卑的一面,脆弱的神经经不住“宦官”一词的打击;③司马迁是达观的,为了使命,不惧生死,但是面对胡须的脱落,蔑视中不无怨恨。

【解析】

【6题详解】

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。

C.错在“暗示他装腔作势假意呈现'朋友’面孔的心理”错误,“点头”“摇头”动作主要是暗示人物心理,表明任少卿对司马迁的言行不完全赞同。

故选C。

【7题详解】

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含义的能力。

B.“流露出他对至上皇权的极端崇拜心理”错误,应是“流露出任少卿担心'隔墙有耳’的恐惧心理”。“君子无易由言,耳属于垣”意指君子不要轻易听信小人之言,隔墙有耳在偷听。

故选B。

【8题详解】

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相关情节的能力。

结合“因为李陵的老母为李陵的兵败失援投降了匈奴要遭诛戮,他在汉武帝面前多说了几句,触犯了皇帝而被投在天牢,第二年的正月受了宫刑”可概括出,遭受宫刑,统治者刻薄寡恩;

结合“在他下狱受刑的当时深怕受了连累,就像忌避瘟病一样把他一家人也忌避了起来的一些亲戚故旧,等他一得了大官,都跑来加倍地巴结起来。那些反掌炎凉的亲戚故旧的态度使他愤慨着不可救药的人性的卑鄙”可概括出,人性卑鄙,亲朋故旧趋炎附势;

结合“假使我有钱,假使我的朋友中有得一两个人是朱家郭解,我哪里会至于受宫刑”可概括出,内心苍凉,落难之时无人援手。

【9题详解】

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。

“我就是专意为要完成我这部书,在我这部书未完成之前,我是什么耻辱都可以忍受的”,司马迁是坚强的,为了完成《史记》,甘受宫刑,“假使我的朋友中有得一两个人是朱家郭解,我哪里会至于受宫刑”,在坚强中有懦弱的一面,渴望有朱家郭解式人物的帮助;

结合“十表,八书,三十世家,七十列传。我这部书寓《春秋》的褒贬之意,而比《春秋》详明。有权势的人能够在我的肉体上施以腐刑,他不能够腐化我的精神上的产品。我的全部的生命,全部的心血,都凝集在了这儿……这我早已预防,我每写定一卷便要抄成副本。我的正稿都经装进了石匣,另藏别处。假如我的书将来传播了出去,那天下的人都是我的副本,就有一个秦始皇也不能把我怎样啦”可知,《司马迁是自信的,相信《史记》会流芳百世;“一说出'宦官’两个字,他赶快向司马迁赔起罪来……司马迁老不高兴了,率性下起来了逐客令来”,可知司马迁在自信中有自卑的一面,脆弱的神经经不住“宦官”一词的打击;

“少卿,我这两年来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。只是我有一件挂心的事,便是我所写的这一部《史记》”,司马迁是达观的,为了使命,不惧生死;“他的左手往下一抹,却是抹了一个空。司马迁愤愤地'哼!’了一声,一口气,便把他那篇《自叙传》写到了底”,但是面对胡须的脱落,蔑视中不无怨恨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